【广州日报】“无敌中山医抗疫勇士”归队,仍有三人在塞尔维亚和绥芬河支援
4月21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总队131名医护人员结束14天集中休整返回医院,中山一院举办全体援鄂医疗队员归队欢迎仪式。
至此,除目前在牡丹江绥芬河指导救治工作的国家援湖北专家组成员、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以外,中山一院149名援鄂医疗队员完成集中休整,正式归队。
该院另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禹标教授、急诊科副主任熊艳教授,受国家委派在塞尔维亚援助疫情救治工作。应塞方要求,中国专家组已再次延长援助任务时间。
医疗队员获“无敌中山医抗疫勇士”称号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以及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等,与医院员工、队员家属热烈欢迎队员们回家。
肖海鹏(上图)表示, 74天前,在国家和人民面临危难之时,作为国家医疗队,医疗队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为爱逆行,用自己最初的誓言,去践行“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初心与使命,以“零感染”的业绩回家,为抗疫的胜利贡献了中山医人的智慧、力量和方案,尽显“无敌中山医”的英雄本色。
肖海鹏表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全球的疫情仍在蔓延,这是一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无硝烟的战争,“希望大家休整后尽快重新投入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中去!”
(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周紫霄迎接队员们归队)
周紫霄希望,医疗队总结和发扬支援武汉医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在疫情防控和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
医院党委书记骆腾(上图)宣读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来的感谢信。信中指出,中山一院援鄂医疗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与湖北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打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保卫战,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诠释了新时期卫生健康职业精神,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湖北人民、家乡人民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可。”
(副院长陈旻湖宣读表彰名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授予援鄂医疗队“院长特别奖”,同时授予管向东等155名同志“无敌中山医抗疫勇士”称号。
(小标题)现场:母亲生日当天,儿子平安回家
活动现场,有100多位医疗队员的家属参加了欢迎仪式,经历两个多月的分别终于与亲人团聚,场面令人感动。
“终于回来了,好想你!”重症医学科重症一科副主任刘勇军的妻子在现场一把抱住了丈夫。刘勇军在武汉协和西院担任医疗组长,一名71岁患者在他“话疗”鼓励下从极度恐惧和焦虑中走了出来,出院时给医疗队写下一封3000字的感谢信感谢救命之恩。
(刘勇军全家团聚)
“作为荆楚男儿,我归心似箭,希望与家乡人民并肩作战,阻击疫情。”回想起当初驰援出征的情形,“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耳鼻咽喉科副教授左可军仍历历在目,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提交请战书,奔赴一线为家乡人民奋战。
“妈妈,我回来了!生日快乐!”特需医疗与健康管理中心张亚东医生抱着母亲激动地说。今天是张亚东母亲的生日,对于母亲来说,儿子平安归来,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在援鄂期间,张亚东24小时不关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医疗队中有20多名“男丁格尔”,体力活他们搬最重的,抢救时他们冲锋陷阵,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广东仁心妙手护士”、重症医学科一区护长卫政登说:“我为自己是一名援鄂男护士而骄傲,为同事们奋力坚持、守候生命而感动。”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刘星亮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廖雪明 任珊珊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视频记者廖雪明 任珊珊
视频剪辑:任珊珊
报道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240975?site4&columnID=400
2020-04-21